Increase Font Size
Reset Font Size
Decrease Font Size

2013.01.22:令競爭對手最放心的施政報告 (Chinese Version Only)


梁振英的選舉政綱雖然大談經濟發展及促進新興產業,一登行政長官寶座,就只退回建樓老本行,對經濟發展,包括資訊科技和創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政策建議,可謂近乎交白卷。香港以前一直自命是個經濟城市,突然梁振英把香港變成一個只顧「民生」,把所有經濟想法,甚至未來都放棄的小鎮。

施政報告所提出的措施大部份都是「討論、研究」,IT界關心的科技產業政策闕如,科技及通訊局更是束之高閣,成立遙遙無期。總之,穩中求變,原來不過如此,不如變中求穩,才顯決心。

不被重視的優勢產業

在施政報告中梁提出將產業「做多做闊」的經濟政策,其實產業發展的問題討論多年,現在優勢產業由六變三,留低的只剩創新科技、創意產業和檢測及認證產業。梁振英成立經濟發展委員會,加入大量中資機構及官二代等「紅色貴族」,過分向內地傾斜,相關的「製造、高新科技及文化創意產業」小組更完全沒有本地資訊科技界代表,僅有的「行家」馬化騰也許亦不太了解香港的行業情況。

政府所為是否表示創新科技就是內地廠商主導的「高新科技」?為了一個中國,放棄全世界,這就是梁振英給香港的藍圖大計?況且小組涵蓋範圍和工作目標不明,又沒有實際時間表,不少IT人都極為失望。

不如還我競選政綱

梁振英的競選政綱中提出加大投資科技基建、鼓勵投資研發、結合中港兩地發展新興產業策略、支持科技應用的政府採購政策等促進創新科技服務和工業發展的措施,這些都在施政報告中完全消失,對香港的資訊科技業過橋抽板。

早前特首和政府高官都不約而同公開表示香港以服務型經濟為主,因此對科研需求較低以致科研水平低,顯示他們觀念之落後,更與特首曾經掛在口邊的產業多元化自相矛盾。科研是創新科技發展的基礎,而服務上的創新也需要科技支援,例如改善流程、服務體驗等。當香港鄰近的經濟體在科研方面的投資都遠超我們之際,除增加政府直接的科技研發投資外,政府更應該鼓勵商界投資科研。

施政報告不但沒有提及提升香港的科研投入和開支,政綱中承諾增加政府研發投資至本地生產總值0.8%更無影無踪。

另外,不少業界人士向我反映,希望政府提出政策鼓勵中小企進行科研和採用科技,例如研發投資免稅優惠或透過配對基金鼓勵中小企使用科技。,這些他們以前曾經以為說服了梁振英的意見,今天我們從頭開始再爭取。

新加坡在笑了

梁振英常說香港的發展要追新加坡,施政卻顯示出一副「起樓至上」的思維,所謂產業做多做闊,就是只是北望神州,仿佛香港外面的世界只有一個大陸,這樣對香港的未來肯定不夠?如果「適度有為」是如此而已,如果穩中求變就只有這些,只會令香港更落後於人。結果,誰在笑?也許還是新加坡,笑著想,原來不過如此。

資訊科技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提升國際競爭力及在香港的長遠規劃非常重要。我會繼續要求政府重視創新科技、科研和產業政策,提醒政府香港除了需要住屋,市民更需要經濟發展和優質就業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