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大字體
重置字體大小
縮小字體

2012.09.18:公共專業聯盟新的一頁


立法會選舉結果,我們公共專業聯盟在功能組別有三名成員當選,包括會計界梁繼昌、法律界郭榮鏗(同屬公民黨),和我資訊科技界莫乃光。無論把我們的人數算作兩人或三人,在今天山頭林立、黨派分散的立法會,說多不多,說少卻絕不少了。

剛好,昨晚公共專業聯盟舉行了周年大會,我屈指一算,原來我們正進入了第六年了。公共專業聯盟的成立,源於二零零六年選舉委員會,泛民專業人士在各分組界別出來參選,本來互相並不認識或相熟,但在百多名泛民選委當選後,我們為了舉辦行政長官候選人選舉論壇等事宜,開始跨界別合作。到二零零七年初特首選舉結束後,我們覺得這合作應該繼續下去,於是便開始籌備成立這個新的組織。

「專業智慧,全民共享」

公共專業聯盟的口號是「專業智慧,全民共享」,意思是我們利用專業人士的知識,以智庫型式運作,就政府管治和社會發展問題作研究,但偏偏不會純粹推動自己界別利益。事實上,這才正是反璞歸真,正合當年功能組別出現時的理念,以專業人士的獨立和知識參與議政,為整個社會服務,而非為自己界別爭取利益。

在這些年來,可能因為我們前主席為黎廣德的原因,我們公共專業聯盟經常被視為「公民黨衛星組織」,但其實我們核心成員中同樣有民主黨人士(如吳永輝),但九成以上絕大多數成員為無黨派的泛民支持者。在我們兩名非政黨成員進入立法會後,我們知道可能仍然會被視為與公民黨或民主黨關係密切,我們只能以平常心對待,反正我們事實上也一向與各泛民派別合作良好。

作為立法會一個新的小政團,我們三名新任議員將會互相支援,互補不足。有些人問我們,會否成為「溫和民主派」?當然,我們相信我們在現今泛民光譜中,怎也不算激進派,但我們對民主普選的立場是鮮明和堅定的。我在上星期一個電台節目中,與一位建制派地區直選新當選議員辯論,地區直選出來的建制議員倡議保留變相的功能組別,來自功能組別的我反而堅持全面取消功能組別,實在諷刺。

從選舉委員會到提名委員會

未來我們公共專業聯盟在立法會的角色為何,現在還未能預料;雖然我們曾經為泛民參選選舉委員會作協調工作,但立法會不是選舉委員會,我們作為新丁未敢也不會擔當得上協調者,我們也肯定不會成為政黨 — 我們的立法會議員都是循功能組別進身立法會,可謂「過渡」安排,我們也沒有地區政治工作的計劃。

未來我們公共專業聯盟將會繼續保持智庫的政策研究,也期望我們成員進入立法會後,更能夠掌握政府資料,吸引更多志同道合人士加入我們。

從二零零六年公共專業聯盟成立前我們參與選委選舉,到二零一一年我們協助統籌泛民選委參選甚至泛民行政長官候選人初選,未來我們的角色,除了立法會外,可能也離不開將來特首選舉的提名委員會的選舉,也因為香港的這個選舉安排,專業人士的參政角色,定會延續下去。